【老師教我的那些事】第14課- 標籤: 這個就是好, 那個就是不好

購買物品時,我們通常會看品牌,並且知道什麽品牌的素質好,什麽品牌的素質一般。舉例來說,一看到運動鞋有鉤的標誌,就會知道那是耐吉(Nike),大多數人會說:“這個品牌好!”看智慧型手機,一看到蘋果的標誌,就會知道那是iPhone,大多數人也會說:“這個品牌好!”因為這些品牌從過去到現在所出產的產品素質都很好,所以我們自然會認為這些都是“好”的品牌。就算耐吉或者蘋果手機偶爾出了一個瑕疵品,我們仍然會認為這些品牌是“好”的。這種想法,被稱為“標籤”。

我們的腦常常會“標籤”東西。按照我們過去的經驗,不管東西好壞,我們都會標籤並記在腦中。這是人腦自動處理資訊的模式。為了讓我們能夠更快辨別好壞,神讓我們的腦擁有“標籤”的功能。

除此之外,我們也會“標籤”別人。最常見的標籤就是身份或職業。
舉例來說,
當你看到一位媽媽,你所想的是怎樣的一個人?
“溫柔、嘮叨、愛孩子、持家有道?”
當你看到一位律師,你所想的是怎樣的一個人?
“公義、正直、沈悶、遵守法律?”
看看生活,會發現我們常常把固定的印象“標籤”在人身上。
此外,一般人也會看人的性格來標籤那個人是好還是壞。比如,這個人很負責任,這個人有點狡猾,這個人很單純,或者這個人脾氣很壞。

按照這種現象,社會學家萊默特(Edwin M. Lement)和貝克爾(Howard Becker) 提出了社會標籤理論(Social Labeling Theory)。[1] 這個理論最初被使用在標籤偏離正規的行為,如犯罪和精神病。根據這個理論,標籤會影響一個人的自我形象和自我價值觀,並且讓人作出被標籤的行為。

會因著想法而左右是興旺還是滅亡(鄭明析)。

這也表示,好的標籤會令人作出好的行為,從而讓周圍的人也接受到好的影響。相反的,壞的標籤會令人做出壞的行為,讓周圍的人也受到壞的影響,甚至會造成破壞。

我在工作時,也親自看見了“標簽”的影響。有一些學生很乖,不管是在家裏、在學校、或是來上課,都是大家眼中的“好學生”。因此,我當時認為,這些學生品行好,學習能力又強,要其他學生向他們學習。通常這些好學生比別的學生更有自信。

面對一些行為偏差的學生,會發現他們也常常被“標籤”。比如,有一個學生,做事情總是丟三落四,來上課不是忘記帶筆,就是忘記帶水瓶。因此,媽媽總是很生氣地責罵他:“真糟糕,你就是沒記性 !” 問題來了。上課時,這位孩子說:“我媽媽說我沒記性,我是沒辦法改了。”不管我多麽積極地鼓勵他,他還是認為自己記性很差。因為媽媽的標籤,導致他也標籤自己成為這樣的人。

有一個偷竊慣犯分享他的經歷。他在小學第一次偷竊時,被同學發現了,從此就被人“標籤”為“賊”。只要有偷竊事件,他就是第一個被懷疑的人。上了中學後,由於一些小學同學也和他一起上同一間中學,因此學校的同學都認定他是“賊”而避開他。即使他想要改過自新也沒辦法,所以他只有和“賊”呆在一起,一直偷竊。[2]

負面的標籤是多麽可怕!它不只讓人看不起自己,還抹殺一個人改過自新的機會!

在每一天的生活中,自己是否有“標簽”別人呢?那是正面的標簽,還是負面的標簽呢?

人只會看見眼睛去看的程度,同樣地,也只會以想法來看見所想的程度 (Joshua J)。

因此,我們必須意識到,我們無論再怎樣轉換角度,也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而已。同樣的,我們觀察人,也只是在過去看見的樣子而已,並不代表他的全部,也不代表他的現在或未來。

為了避免錯誤地標籤別人,我們首先要改變自己內心的想法。

若想要改變人的內心,首先要徹底改變認知。讓認知變得完全後再次觀看時,內心和想法才會改變;讓認知變得完全後再次學習時,內心和想法才會改變。(鄭明析).

在正常的情況下,我們多多少少都會標籤別人。但是從今天開始,當你面對你的家人、你的朋友、你的同事、你的上司、你的愛人、你的孩子、你的客戶甚至是不熟悉的人,都把負面的標籤撕掉,貼上正面的標籤吧!讓自己更全面地了解對方,也讓對方有機會改變自己。

參考:
1. 標籤理論
2. 社會標籤在幼兒園心理教育中的運用

原文發表於此,由作者授權,禁止隨意轉載

麗虹

畢業於心理學系,現為輔導教練,教導兒童與青少年關於良好態度和溝通技巧,是基督徒。
擅長講課和面談,卻不善於和人閑聊。
平時有點嚴肅,上課很搞笑。
空閑時會閱讀、寫文章、跳zumba。
比起中餐,更喜歡面包及西式甜點。

Comments

  1. ANC says:

    謝謝分享~可以再次思考是否自己也有同樣的標籤行為

Leave a Reply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